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menu 全站搜尋 您可能有興趣的

彰化濱海二日遊:體驗海牛採蚵文化,探訪歷史建築及藝術村

文化之旅樂活之旅生態之旅

行程特色:

彰濱海岸的黑色泥灘成為養蚵的絕佳環境,芳苑人在這裡養蚵,也把當地的海牛採蚵文化保存下來,變成讓遊客實際走下蚵田、親近生態的體驗活動。前往彰化沿海的文化小鎮,看鹿港古蹟、歷史建築轉型成展演空間、邀請藝術家駐村,活化了建築,也帶動當地的藝術風氣。

主題標籤

遊程路線

第1天

芳苑燈塔
芳苑燈塔

矗立在王功漁港旁的芳苑燈塔平日顯得寧靜,但不影響它成為彰化濱海的地標,從台17線遠遠地就可以看到。相較於許多燈塔動輒上百年,建於1983年的芳苑燈塔是全台灣「最年輕」的燈塔,而且直到2014年才開放參觀。燈塔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塔高37.4公尺,當初是為補足台中港到雲嘉外海塭港堆燈塔之間的燈光射程不足而興建,好讓往來彰化沿海的漁船更安全,最特別的是燈塔的造型,塔身為八角形,搭配黑白相間的直條紋由上向下散開,好像裙襬一樣,襯托它修長的「身材」,難怪許多人形容它像一位優雅的貴婦,讓人想要一親芳澤,吸引燈塔迷爭相前來目睹它的風采。

海牛驛站
海牛驛站

彰化濱海向來有「黑色大地」之稱,因為這裡的土質混合了海水和溪水泥沙,有機質豐富,呈現偏黑的顏色,成為適合海鮮類生長的環境,芳苑人在這裡養出肥美的珍珠蚵。芳苑的牛不下田耕作,而是下海採蚵,形成特殊的「海牛文化」,當地人設立海牛驛站,把地方特色推廣成旅遊體驗活動。要體驗海牛採蚵得配合潮汐時間,潮間帶的生態豐富精采,不僅可以近距離觀察珍珠蚵的生長環境,還可以挖蛤、捉蟹,上岸之後,自己動手洗蚵、烤蚵、剖蚵、吃蚵,寓教於樂。

第2天

鹿港公會堂
鹿港公會堂

鹿港公會堂是一座日治時期的建築,但它的前身後世經歷過許多變遷。清領時期,這裡是萬春宮與夏郊會館所在地,記錄著當時鹿港溪航運貿易的繁華過往;日治時期興建公會堂,成為鹿港民眾的聚會場所;戰後,曾經改為中山堂、藝文館等使用,直到2024年1月才得以看到它整修再生、恢復原貌。仔細看整座建築會發現它融合了不同文化,建築立面受到裝飾藝術(Art Deco)的影響,屋頂則是日本入母屋形式,室內地面鋪的是台灣六角磚,非常有趣。如今室內作為展覽空間,大約每3~6週更換一檔展覽,前方的瑤林街廣場經常舉辦各種活動,不論何時前來都有新的收穫。

桂花巷藝術村
桂花巷藝術村

來到鹿港除了逛老街,距離老街不遠的桂花巷藝術村也是值得一遊,這裡在清領時期原是貿易河道,日治時期填河造陸,當時作為鹿港街役場的員工宿舍,後來也就一直保留下來。兩側整齊一致的日式建築群,在2010年轉型為藝術工作坊,供各類型藝術家申請駐村。命名為桂花巷藝術村,是取其早年附近遍植桂花,後來桂花更成為鹿港的鎮花,也有象徵鹿港的意義。透過藝術村內設計的DIY活動,可以來這裡體驗花藝、編織、繪畫等手作課程,近距離和藝術家們交流互動,逛逛不同的展覽或文創商店,有時還有依節慶裝飾的主題擺設,光是散步其中都覺得悠閒舒適。

最後更新時間: 2024-06-19
返回頁面頂端
智慧小幫手
您附近的玩樂資訊

最後更新時間:

鄰近交通資訊
  • 停車場

景點
更多景點
活動
更多活動
住宿
更多住宿
旅遊諮詢服務
您可能有興趣的